top of page

—  連接世界最直接的管道就是駐外團隊

駐印記者 / 周永捷

文|劉芷瑜    圖| 陳沛皇

 

 

        周永捷是中央通訊社國際暨兩岸新聞組組長,曾為中央社駐雅加達記者,直到今年三月才回國。周永捷曾採訪過印尼總統、巴路市地震海嘯等重大事件。

 

台灣「堵麥」,華府「嚴謹」

 

        在台灣記者採訪時,堵麥已是家常便飯的事,但在許多國家採訪官員等重要人物是要照嚴謹規定來,直接去堵麥的話不會有官員理你,像是在華府駐外記者如果要訪問,記者們都要先寫採訪請求信,內容把日期時間、訪問內容都寫得一清二楚,還要附上問每個問題的理由,而就算寄了信,對方也不一定會同意記者的採訪。

周永捷還說,在華府都是各國來的菁英記者,他們問的都是國際化的東西,像是中東情形、亞太情勢、印太動盪等等,這就是要站在國家角度、代表自己的國家去訪問國際新聞。

人治與法治

        周永捷長期是駐雅加達,但也有在華府待過一年,他認為雅加達跟華府最大的差別在於,雅加達是人治,華府是法治。在雅加達,新聞是要透過人脈的建立去獲得;在華府,每天都會有應接不暇的新聞活動要參加,雖然華府也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華府不像東方國家官員願意因為人際關係而給記者多些消息,華府只要違反規定一切就是不行,而在雅加達只要讓對方滿意就能得到記者需要的資訊。

 

荷包縮水的「mingle mingle」

  

        周永捷表示記者在駐在國的社交就叫做「mingle mingle」,像是請有關人士吃飯、幫忙做場面、幫他家人買藥等等,這都是每個月的一筆消費。

         周永捷曾經請一位警察局局長吃飯,請吃飯是小事,只是那位局長把全家人都帶來了,變成是整桌都要請。周永捷說這是因為當地人喜歡記者重視他家人的感覺,如果只是單純新聞資訊的交換,他們會覺得兩人關係不能再深入,除了檯面上的正式消息就不會再有進一步的「秘密」的交換,而當記者連對方家人都認識熟悉了,他們就會把記者當做自己人看待,分享很多「秘密」;而這些秘密在報導裡不可能直接寫是官員警察私下告訴的記者,報導裡都是寫據有關人士透露或據記者獨家獲得的報告。

 

宗教至上的印尼

        當駐外記者去印尼等宗教國家採訪時,最需要忌諱的就是宗教問題,像是不能隨便在穆斯林前提到可蘭經或主,因為記者不了解他們的宗教,一不小心可能會冒犯到他們,引起當地人的反彈。

         周永捷說印尼建國五原則之一就是人一定要有宗教,或許其他國家的人會質疑為什麼在印尼政績是可以輸給宗教的,但這就是印尼人的價值觀、文化背景,不管是駐外記者或是外國人都不應該用西方普世價值去看待或質疑每個不同的文化。

真誠謙和的印尼總統

        幾年前郭台銘有在印尼投資的意圖,印尼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夠在國內生產手機,所以當地民眾都對這消息非常關注,周永捷就藉中央通訊社記者身分與準印尼總統牽上線要訪問相關議題,獲得與印尼總統專訪半小時的時間。

        周永捷回憶到,總統是一個很謙和的人,也很聰明,知道記者會想聽甚麼,像是周永捷問總統他的就職典禮會不會邀請台灣人,總統很配合的有了「叫秘書邀請郭台銘」的互動。

        印尼總統曾經以商人身分來過台灣,會一點中文,他表示移工是聯繫印尼跟台灣最關鍵的橋樑,他希望移工在台灣能好好照顧我們的老年人,也希望台灣人能善待印尼移工,尤其如果鴻海要投資印尼,政府一定會全力配合。

        與總統訪談中談及台灣與印尼關係,周永捷認為這就好像是站在國與國的至高點在採訪,你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台灣在談論印尼移工議題。

         印尼總統願意接受名不見經傳的外國記者,周永捷表示他已經很感動了,但更讓他感動的是,周永捷也去跟拍台灣大使拜訪印尼總統時,總統見到他後很熱情的問他"Is you?",距離上次周永捷對他的專訪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印尼總統還記得他,周永捷認為這是對他記者生涯一個很重要的肯定,也是他駐外經驗的一個里程碑。

 

地震海嘯下的生還採訪

        印尼巴路市去年發生地震引發海嘯,造成嚴重災情,周永捷當時透過朋友連絡多次才終於當上載滿各國隊的飛機前往事發地區。下飛機後,當周永捷打電話與公司連絡時,才一個轉身行李就被搶走,行李裡面裝的是周永捷帶的糧食跟礦泉水,萬不得已周永捷找上事先聯絡的慈濟分部尋求幫助。

        在慈濟所待的寺廟,擠滿了受傷及無家可歸的災民,餐桌上只有幾盤鹹魚乾、鹹皮蛋跟白飯,上面還有蒼蠅飛來飛去,只能勉強果腹。沒地方過夜的周永捷也只好放個床墊睡在花園旁的路邊,但他說當時慈濟願意讓他睡路旁他已經很開心了,因為跟一群人在一起,不用當心被搶或發生甚麼意外。

        海嘯發生的海邊一片狼藉,屍臭味瀰漫整個海灘,那股味道周永捷形容是老鼠死在冰箱後面發臭的百倍千倍,即使戴著口罩也無法隔絕,甚至在他回到雅加達後那股味道還是纏繞著,海嘯來的瞬間,來不及逃生的人們都被淹死掩埋在沙灘底下,還來不及被清理掉,救難隊都知道那是不可能有生還者的,能做的只有把屍體清理出來。

        周永捷敘述當時場景真的非常可憐,他在訪問該地區村長時,講到一半村長突然爆哭,說他的家人全部都被海浪捲走,找不到了,但雖然如此他還是希望能幫助其他人去找他們的家人,當下村長的爆哭讓周永捷嚇傻,只能默默安慰鼓勵他,也真正體會到天災的可怕。

 

穆斯林與基督徒的衝突

        往年每到聖誕節,基督徒都會去教堂禮拜,這在穆斯林看來是異端邪教的行為,因此他們都會把基督徒禮拜必經道路封起來。

        周永捷去採訪時原本想說只是小衝突,沒想到到現場後,隨著夜色漸深,開始有許多人再丟石頭、丟糞,隨行的朋友卻留在警察局幫周永捷顧包包,不得已只能抓著警察在混亂中求不被波及,警察就算在現場要控管秩序也不能隨意開槍傷及無辜,最後周永捷弄到很晚才得以脫身。

 

艱難的印尼變性人

 

        採訪印尼變性人對周永捷來說也是一件印象深刻的經歷,不只因為變性人在社會中遭受到的排擠,更是因為變性人尤利媽咪對於用知識改變現狀的堅持。

        周永捷表示變性人在印尼處境非常艱難,年輕的變性人是以賣淫維生,但到了年老,很多人卻只能自生自滅,同為變性人的尤利媽咪便創辦了全球第一個收容年長變性者的家園,教他們為生技巧,同時,他也不斷汲取知識,高齡拿到法律學士後又再攻讀碩士,成為印尼第一個拿到碩士的變性人。

        印尼社會對變性人歧視甚大,除了家人認為他們是骯髒的,如果家裡有人離世他們也是不被允許回去奔喪的,連宗教都拋棄他們的,尤利媽咪希望透過知識的力量去改變他們的生活,期盼每位年長變性者即使退休也能好好生活下去。

 

激進FPI卻邀請一起吃飯?

        幾年前穆斯林上街抗議官員褻瀆可蘭經,周永捷去採訪時遇到極端派的示威領導團體FPI,當時FPI看到外國記者在拍攝就一群人圍過去質問,問說他知不知道在抗議甚麼及他對那位官員的看法,周永捷回答說他覺得那官員不應該褻瀆可蘭經,要尊重信仰才對,還說台灣有些人也抱持跟他同樣的看法,FPI越聽表情越緩和,態度變很好,甚至最後拍了周永捷的肩膀說他很不錯,問要不要坐下來喝水一起吃午餐。

 

         周永捷事後回憶,FPI不但沒有傷害他,還在混亂中保護他,但如果當時他給了不同的答案,講一些西方觀點,大概就永遠出不來了。

 

與世界級球星對話

        美國職棒比賽現場,當台灣其他電視台都關注在王建民、陳偉殷等台灣球星時,周永捷想做點不一樣的採訪。當時的洋基隊隊長Jeter是世界級球星,他就試著到他們球隊附近張望,Jeter看到他後走過來親切打招呼,周永捷問他有沒有自信再對陳偉殷打出全壘打,大牌球星Jeter卻很謙虛地回答恐怕沒辦法並稱讚陳偉殷很有潛力,後來就跟隊友走了。周永捷說雖然只講到幾句話,但能訪問到世界級球星已經是件很酷的事了。

是silverware還是software?

       

        周永捷說他一開始去華府時其實沒有很順暢,除了不習慣英文對話,很多當地口音當聽不清楚。有一次他到黑色星期五購物節訪問當地百姓,其中一個民眾回答說他買了一個"silverware"銀器,但因為口音,周永捷聽成了"software"軟體,直到報導發回台灣,公司長官重聽錄音檔才發現是"silverware"才對,讓他當時也因為簡單的發音感到一點挫折。

        為了增進英文聽力,周永捷表示當時他每天強迫自己聽CNN或BBC,雖然一開始會聽不懂,但要慢慢去習慣外國人講法、語速,到後來面對外國人的訪問,幾乎不需要擬稿,所有問題都已經在腦海中了。

相關連結

我是海外特派員演講——專訪印尼總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U45bBwwkRg

台灣印尼將簽備忘錄  2018/12/13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12130029.aspx

印尼爆洪及土石流  2019/01/25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901250108.aspx

印尼總統大選  2019/02/10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2100039.aspx

bottom of page